《可能頭破血流的微時代》

2011/3/25 10:35:07    編輯:《軟件工程師》- 陳永東     字體:【

Win7之家afsion.com.cn):《可能頭破血流的微時代》

  什么是“微時代”可能還沒有準確的定義,但“微小”與“微弱”可能是其最大的特點,表面的微小反而常常顯露出強大。只是,微時代的競爭肯定是激烈的,而活躍在微時代的主力隊員們則可能有意或無意地要“頭破血流”。

  一、究竟啥是“微時代”?

  筆者此處并不打算準確地定義什么是“微時代”,而想以探討的方式談談自己的理解與看法。

  在討論“微時代”一詞時,“時代”并不難理解,而重點就在一個“微”字之上!拔ⅰ蓖ǔ1唤忉尀椤靶 被颉叭酢,當然就可以理解為“微小”或“微弱”。然而,從另一角度看,它可能也意味著“小巧”與“靈活”。

  在過去的2010年,不論是用“微小”、“微弱”形容,還是拿“小巧”、“靈活”比喻,的確有許多東西都異常的活躍。這其中,有長度只有140字的“微博客”,有可以在電腦屏及移動終端上觀看的“微視頻”,有越來越多的人時時刻刻拿在手中的各類“微終端”

  然而,中國人也許對“小快靈”及“以弱勝強”更加推崇。于是,我們看到簡短的微博客往往將許多以前不可能被人重視的事在全國掀起大動靜;我們看到我們拋開傳統(tǒng)的大屏幕電視機照樣可以利用電腦、手機及其他掌上設備觀看最新的電影、電視、網絡。晃覀兛梢钥吹酱蠼中∠、城市鄉(xiāng)村的各類人群手持著手機、MP3/MP4等各式播放器、平板電腦及電子書閱讀器——埋頭、凝神、觸動。

  這就是“微時代”,它可能很“微弱”,但它更接近于平民百姓;它可能很“短小”,但它更符合快節(jié)奏的工作與生活;它可能很“微小”,但它更容易聚焦在一起形成強大的聲音;它可能“個頭很小”或“屏幕狹小”,但它更容易伴隨著在我們身邊隨時取用。外觀與形式的“微”與“小”卻給我們內容豐富、使用便利、傳播迅速的感覺。

  在微時代來臨之際,為了充分地利用這一時代的特點及時機,活躍在微時代的主力隊員們可能有意或無意地要使出渾身解數,籍出各種絕招。

  在微時代帶來的巨大市場誘惑之下,許多企業(yè)往往爭先恐后、針鋒相對。但是,在競爭面前也有不少企業(yè)使用了不擇手段、指鹿為馬、肆意妄為或釜底抽薪等的陰招與損招,這種現象已經讓不少企業(yè)在2010年傷筋動骨。

當然,即使不是惡性競爭,而是良性競爭,微時代下激烈競爭背景下的2011年,仍然可能讓各方頭破血流。

  二、“微博客”的大動靜

  2010年是中國“微博客”高速發(fā)展的一年,它的名字幾乎傳遍了整個神州,它仍將在2011年有大動作與大動靜,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首先,是微博客平臺之間的激烈競爭。自2009年中期新浪微博推出之后的一年半,微博客在中國出現了星火燎原之勢,從目前看,騰訊微博、搜狐微博及網易微博等都對這塊市場虎視眈眈。對于新浪而言,有著媒體基因的微博已經被放到了最重要的地位上,新浪全情投入;對于騰訊而言,在放棄滔滔之后在微博領域卷土重來,用戶增長勢頭非常迅速,并且欲與其QQ形成互補;對于搜狐而言,張朝陽多次發(fā)出對其投入不封頂的信號,并且親自領導,提出要做到與新浪微博旗鼓相當;對于網易而言,他們也對自己的產品特點信心十足,并欲將其打造成變革性產品。聽聽這四家人的定位,便知微博將在2011展開激烈的競爭。除此之外,還有鳳凰微博、人民微博、飯否、天涯微博、嘀咕及做啥等亦不能小視,也會在這場競爭中發(fā)出各自的光芒,讓這場競爭更加火爆。

  其次,是微博客與其他平臺之間的競爭。其中,主要是微博與SNS網站的競爭。在國外,這一競爭主要表現在Twitter與Facebook、MySpace之類的所謂SNS網站之間的競爭。在國內,主要表現在新浪微博、騰訊微博等與人人網、開心網等之間的競爭。從目前的勢頭看,微博吸引了大量的用戶,從而導致SNS網站流量一定程度的減少。但是,畢竟許多已經習慣了SNS網站的使用方法,并且他們的大量好友都在SNS網站上,這讓他們不愿意輕易離開已經熟悉的SNS網站。同時,雖然微博功能強大,但畢竟最初其使用存在一個瓶頸期,即粉絲數比較少的階段,這會讓相當一批人還沒有度過瓶頸期就放棄了微博的使用。另外,還有一個競爭對手——即時通訊工具,如QQ、MSN,也都是微博的競爭對手,那里一樣有大量的已經非常依賴于它們的用戶。這樣,微博客要面對來自SNS及即時通訊工具兩方面的競爭。

  最后,是微博客使用者與被曝光者之間的沖突。這不完全是一個市場問題,而更象是一個社會問題。在微博客使用者越來越多,微博客的傳播作用越來越大的前提下,微博客使用者傳遞的各類信息中少不了有許多曝光式的信息,而被曝光者則自己心中不快,這其中有政府部門、政府官員、企業(yè)、名人、明星,他們可能由于腐敗、強拆、造假、產品質量等各類問題而被曝光,難免會與一些被曝光者與使用微博曝光他們的人之間產生矛盾與沖突,是否會再出現方舟子被打那樣的報復行為還很難說。

  三、“微視頻”的大火拼

  雖然我們天天在盼望著“三網融合”與“三屏融合”,但實事上,用戶就那么多,他們看電視或視頻的時間也就那么多,他們還有別的事要做,在有限的時間里,他們會選擇哪種方式看電視或視頻?

  首先,是網絡電視與傳統(tǒng)電視的火拼。顯然,傳統(tǒng)的電視(包括有線電視、ITPV或互動電視)會受到網絡電視的沖擊。雖然傳統(tǒng)的電視的大屏幕的觀看體驗良好,并且目前已經向高清、互動方面不斷轉換,但是網絡電視則顯得更方便,且其小有小的優(yōu)勢——不占地方。更何況,隨著帶寬的不斷增長,網絡上的高清視頻也越來越多。更何況,如果已經交了寬帶月租費的用戶會想,我用電腦已經不用多花錢看電視或視頻,為什么還要單獨再付錢看有線電視、IPTV或互動電視,結果甚至是一些年青人根本就不買電視機了。另外,網絡電視與視頻的資源看起來更豐富。但是,有國企背景的網絡電視臺與民企背景的網絡電視臺或視頻網站會有競爭,同時,已經上市的優(yōu)酷、酷六及即將上市的土豆在獲得巨大資本的支持之后,必然要考慮如何贏利的問題。雖然,國外有Youtube、HULU及Netflix等模式的借鑒,但國內體制及環(huán)境的不同,不論是模仿國外的單一模式還是組合模式,都需要在2011年通過實踐來探索。目前看,有的企業(yè)(如優(yōu)酷)稱要打造Youtube+HULU模式,而有些(如樂視)則要打造HULU+Netflix模式。

  其次,是互聯網電視與傳統(tǒng)電視的火拼;ヂ摼W電視在2010年獲得了一些生機,廣電總局對互聯網電視采取“集成服務+內容服務”的管理模式,分別頒發(fā)內容服務和集成業(yè)務兩類牌照。內容服務商提供視聽節(jié)目資源;集成服務提供商建立平臺,負責向互聯網電視輸出所有涉及視聽的節(jié)目,而其它第三方的文字、圖片等內容則沒有硬性的規(guī)定。兩張牌照的管控方式意味著,互聯網電視終端生產商必須“一對一”綁定擁有集成業(yè)務牌照公司的客戶端,而集成業(yè)務服務商從內容提供商那里獲得更多的視聽節(jié)目。這其中,有電視機終端制造商之間為爭奪用戶而進行的火拼,也有廣電行業(yè)與工信部所領導的電視機終端制造行業(yè)之間的利益沖突。應該引起注意的是,目前內容服務與集成業(yè)務兩類牌照都主要發(fā)給了廣電旗下的企業(yè),那么視頻網站及電視終端制造企業(yè)則必然在互聯網電視產業(yè)發(fā)展過程中,將自己所獲利益的一部分交給廣電行業(yè)。另外,互聯網電視在與傳統(tǒng)電視形成火拼的同時,互聯網電視還與網絡電視也會有一定的競爭。

  第三,是移動終端視頻與其他終端的火拼。在傳統(tǒng)電視(包括有線電視、IPTV或互動電視)、網絡電視及互聯網電視之間有相互競爭之外,觀眾們還可能被手機及其他移動終端上的電視或視頻節(jié)目所吸引過去。畢竟在忙碌的現代社會,人們可以通過各種移動終端在繁忙的時間間隔方便地觀看或點播電視與視頻節(jié)目。從目前看,這其中既有手持電視/手機電視,也可能有手機視頻等。2010年的手機電視市場中,使用廣電技術的CMMB仍然只能與中國移動的TD合作,然而收費之后其市場推廣并不是非常好。同時,包括與廣電合作的中國移動,加上中國聯通與中國電信,也都在搞自己的利用手機通信網絡的手機電視及手機視頻點播業(yè)務,這樣,廣電及移動運營商之間也存在著不小的競爭。

  四、“微終端”的大爭奪

  在PC機、筆記本電腦之后,上網本的尺寸就變小了一些,接著平板電腦更小一點,再小的就是電子書閱讀器、各類新型移動終端,最小的當屬智能手機。本來,它們之間似乎是井水不犯河水的關系,但現在看,除了PC機及筆記本電腦外,其他產品間都存在著一定的競爭關系。

  首先,是智能手機制造商之間的爭奪。2010年期間,智能手機市場可謂精彩紛呈,有蘋果iPhone4的驚艷出世,有大量使用谷歌Android的智能手機出現,也有RIM黑莓的身影閃現。另外,老牌的諾基亞、三星、LG及摩托羅拉在已經落后一步的情況下奮起直追,HTC、聯想、多普達、酷派及魅族等則不甘示弱,而微軟則想憑借其Windows Mobile 7與更多的廠家合作。然而,現在的智能手機市場的爭奪越來越顯得復雜,谷歌與微軟想通過自己的操作系統(tǒng)控制市場,蘋果則想通過自己的硬件及應用程序平臺傲視群雄,其他廠商多數則是合作型或跟隨型。但是,這其中,除了硬件、操作系統(tǒng)這兩個智能手機的基本問題外,目前的競爭更激烈的是應用程序商店的競爭,應用程序既不是一朝一夕建成的,而且還涉及參與應用平臺的開發(fā)商及他們所開發(fā)的應用程序的審核問題。有人驚呼,應用程序已經成為智能手機爭奪戰(zhàn)中的決定性因素,從目前看,蘋果iOS、谷歌Android及RIM黑莓基本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他們之間都想不斷擴大自己的份額,必然在2011年出現激烈的用戶爭奪,再加上其他終端制造商、操作系統(tǒng)開發(fā)商及電信運營商的參與,其戰(zhàn)局一定非常復雜。

  其次,是平板電腦制造商之間的爭奪。蘋果iPad 推出帶來的轟動效應宣告了平板時代的到來,該產品于美國當地時間2010年1月27日正式發(fā)布,于當年4月3日正式上市,其精美的外觀、良好的操作體驗及相對便宜的價格,一下子掀起了平板電腦消費的高潮。有許多企業(yè)紛紛加入平板電腦這一領域的角逐,蘋果iPad使用的是iOS操作系統(tǒng),除此之外,還有使用谷歌Android及微軟Windows的各類平板電腦,三星、漢王、愛國者、LG、摩托羅拉、索尼、諾基亞、惠普、本易、樂天派、皮爾卡丹、Eking、酷帥、黑莓、東芝、宏碁及七喜等的平板電腦都已經或即將推出。看到這么多廠商紛紛推出平板電腦,我們自然不難預計2011年這一市場的火爆及競爭的激烈。然而,這一市場,除了制造工藝的問題之外,仍然會有一個應用程序商店的問題,這方面蘋果仍然比較領先,其它廠商還在模仿跟隨蘋果的發(fā)展。另外,還有一個競爭領域就是,為了增加平板電腦的應用,相關的開發(fā)廠商會打破了頭為各類平板電腦開發(fā)各類新應用,只是小品牌的風險顯然更大。

  第三,是電子書閱讀器制造商之間及與平板電腦之間的爭奪。隨著國外Kindle等電子書閱讀器熱銷,國內的漢王、盛大Bambook等許多廠商也加入了這一行列,同時還有一大批企業(yè)在生產電子書閱讀器。在國內,漢王與盛大將會有一定的競爭,畢竟他們都有自己的閱讀器及內容平臺,而其他只有閱讀器生產能力的廠商則會顯得壓力非常巨大,因為畢竟閱讀器上需要有內容的支持,同時盛大Bambook的千元價格已經逼著其他閱讀器硬件生產廠商被迫降低價格進而減少收入。另外,在各類廠商競相搶食平板電腦大餐的同時,也有人疑問:它是否會超越上網本、智能手機甚至電子書閱讀器?雖然這些設備基本上占據不同的電子消費市場,如上網本更符合一些喜愛真實鍵盤用戶的需求;智能手機顯得小巧玲瓏,更容易攜帶;電子書閱讀器則使眼睛更舒適,待機時間也更長。但是,電子書閱讀器或多或少會受到其他設備的沖擊,其中主要是上網本及平板電腦,畢竟因為電子書閱讀器的綜合娛樂功能不如平板電腦,且其彩色電子墨水屏的生產技術的提升及成本的下降還需要一段時間。

  總之,在以“微博客”、“微視頻”及“微終端”為特點的“微時代”,廣大用戶在享受其帶來的各種便利的同時,也會觀察到企業(yè)之間的復雜的、激烈的競爭,不少企業(yè)可能會頭破血流,但是市場競爭就是這樣,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更何況,還有些定位不準的企業(yè)必然要撞了南墻才會回頭。(本文已發(fā)表于《軟件工程師》雜志2011年第2期,作者:陳永東,電子郵件:cyd888@sina.com)